进入秋季,气温变得凉爽宜人。温度降低,人的食欲逐渐增强,消化力也提高,正是弥补由于夏天气温炎热造成营养不足的好季节。同时这个时候又是收获的季节,各种动物肉肥味美,蔬菜瓜果种类齐全,数量又多,是安排饮食的最好季节。不过,如果安排不当,也容易造成营养过剩或是食性不当而伤身,那么秋季饮食要注意什么呢?
一、防止热能过剩。一般人到了秋季,由于气候宜人,食物丰富,往往进食过多。摄入热量过剩,会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,使人发胖,俗话叫“长秋膘”。
二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。提倡吃一些有散发功用的辛香气味食物,如芹菜。 “秋宜温”忌生冷。由于秋季天气由热转凉,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,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,饮食过于生冷,会造成消化不良,易生各种消化道疾患。所以饮食上有“秋宜温”的主张,也就是说秋天应当避免光吃些凉和性寒的食物,应当多吃一些温性食物。根据秋季的特点,服用润肺化痰、滋阴益气的中药进行保健,如人参、百合等。
三、多喝开水、淡茶、果汁饮料、豆浆、牛奶等流质,以养阴润燥,弥补损失的阴润,但喝流质的饮食,尤其是饮料和水等液体饮料时,饮用方法颇多讲究、以少量频饮为最佳。
四、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。秋燥最容易伤人的津液。多数蔬菜、水果有生津润燥、消热通便之功效。梨是最好的秋季水果,对于止咳、去燥都有很好的效果。蔬菜、水果等含有大量的水分,能补充人体的津液。
五、多吃些蜂蜜、百合、莲子等清补之品,以顺应肺脏的清肃之性。
六、少吃辛辣煎炸热性食物。韭菜、大蒜、葱、姜、八角、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调味品,炸鸡腿等煎炸的食物,多食皆会助燥伤阴,加重秋燥。
七、重视精神调养。
总之,秋季饮食以“滋阴润肺”为基本原则。你,准备好了吗? 
|